这是入社会后,为数不多以热爱驱动而学的一门技能。想把自己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和思考记录下来。
入门吉他才知道并不是想象中能按住、拨出声音就行那么简单,也不是说会演奏某个曲子就是什么水平,还有每个曲子都有众多改编版本,有超级新手的、新手的、中阶和高级以及原版的。而吉他教学者往往不会标出

初学吉他,并不需要懂乐理

我自己是从从容吉他教室学基础知识的,但也只学了右手指法、左手指法、简谱记号、常用和弦等基础知识,然后马上就投奔到自己买谱、学习弹奏。
中间遇到不会弹奏的、看不懂的、节奏不对的再去找教学

大横按小横按、泛音、击弦勾弦击勾弦、滑弦等劝退指法的克服过程

大横按是一道公认的门槛,在学习吉他弹奏过程中,必定无法逃避大横按,有句调侃的笑话是这么说的:大横按减少了一百万名民谣歌手的诞生。
因为大横按,按不响,按得慢,演奏无法进行下去,把很多新人都劝退了。我当时遇到大横按的谱子时,也是死活按不响,用力也不行。后来再换了一把弦距低一点的吉他后练习了一周,才勉强能把低把位的大横按学习完。
而吉他学习过程中,大横按只是众多门槛中最容易遇到的一个,往后还有其他的困难,比如泛音、击弦勾弦击勾弦,声音容易忽大忽小,而滑音往往出现在123弦,滑弦非常疼,需要磨出一层薄薄的茧子才能克服

补充乐理知识

读谱能读到什么信息

吉他弹唱和指弹的区别不小

因为我五音不全,并且更喜欢单纯乐器表达的意境,所以一开始学吉他的时候就是奔着吉他指弹去的(也叫吉他独奏)。
但是入门之后发现弹唱和指弹的区别越来越大,
1、弹唱主要是练和弦、和弦的转化。而指弹并不需要记和弦,也不用懂和弦,但是指法多变、技巧繁多。学会十几个和弦可以唱大部分流行歌,而学会几个指弹谱,顶多对其他有类似技巧的谱子有用,其他仍然需要花时间消化,没办法像弹唱那样做到快速上手
2、弹唱谱普遍短,和弦很多都是循环,应那句话,三分弹七分唱。而指弹谱往往有三四页
3、弹唱谱是简谱,全是X,而指弹谱是数字简谱,全是数字。当我拿到童鞋给的弹唱谱看了一下都懵了,完全看不懂
4、弹唱是唱和弹交错。而指弹谱前奏、间奏和尾奏跟弹唱谱基本一致。主歌副歌是弹唱谱没有的

磨茧、指甲技巧

学习吉他让我意识到必须保持经常弹琴的习惯,一是能对琴更好的保养,二是一旦没了茧子,再拿起琴就没办法演奏很久,半个钟手指就发疼,尤其是击弦、滑弦多的谱子望而生畏。
一开始学吉他时,按弦都能把我疼的哇哇叫,更别说击弦击到怀疑人生,每天练习半个小时手指疼的不行,后来实在疼又想弹,贴着创可贴勉强遮住疼痛。再到后来,老茧太厚了,影响滑弦、击勾弦,就放缓练习,等到老茧褪去留下一层薄薄的茧子,保持了几年这个状态,现在每次练习在2个小时都没明显的疼痛感。

关于指甲部分,入门的时候老师肯定会教,左手除开大拇指,其他都不能留指甲,右手除开小拇指,其他都得留指甲。这个约定是为了不影响演奏,所以实际情况也因人而异。比如一个弹钢琴的人同时学习吉他(学习钢琴不能留指甲),也是可行的,只是右手拨弦的声音就没那么洪亮,声音偏软。
我自己试了很多种,最后是左手全剪,右手保持234指,拇指不留是因为摁手机不方便。

然后是每次剪指甲后,弹的声音都特别难听,后来我才知道是指甲钳的锉刀太粗,磨出来的指甲面截面不均匀,买一把锉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吉他的音色

有一把百元级别的杂牌吉他,有一把千元出头的雅马哈FS100C、用过童鞋的四千多的小马丁,五千多的卡马。

在最开始我并没有感觉四五千的吉他音色有多出色。后来弹多了,对音乐有了一种奇怪的理解。
一样都是伊利克斯琴弦的情况下,我开始能听懂四千多的小马丁,木头味很浓,并且共振甚至比我的39寸的雅马哈还要好。
而五千多的卡马,声音饱满,金属感特别强,如果是AM、扫弦等会难以驾驭,弹用力了声音会非常响
相比之下,我的雅马哈吉他音色平平无奇,共振一般,

流畅的弹奏技巧

什么是流畅的演奏,我总结为四个字:延绵起伏。
即弹奏时,除非小节表明休止符,否则听起来应该是音和音之间连续不断。
初学的时候,因为换和弦慢
保留指
更好的和弦转化指法

演奏的生动性